角色:UED 设计负责人(全流程:洞察、策略、视觉、交互、测试、落地)
周期:2023.12 – 2025.03
• 本文仅用于求职作品展示,禁止商用转载
费用中心工单量
账单导出平均耗时
路径深度均值
满意度
成本侧影响
“我就想看一个最简单的总览,为什么要让我先选一堆我看不懂的维度? ”
— 个人用户A
“…… 我知道系统能看,但我找不到在哪里改统计口径,每次只能截屏问同事。 ……”
— 运维人员B
“我们每月要对上百台资源账单进行成本核算,以前筛维度特别难,导出来还要补手工字段…… ”
— 企业主C大客户经理
样本量、14k,时间窗口2023.01~2023.12
TOP5工单类型
目标:量化对账流程的使用率、成功率、时长、阻断点,为优化导出体验、提高对账效率提供数据依据。
例,对账用户路径:进入费用中心 > 选择账期 > 切到“账单概览 > 点击“导出账单” > 选择类型:月账单/明细/流水/账单包 > 提交导出任务 > 查看导出记录 > 下载文件 > 下载字段说明 > 跳转内部系统/离开
招募与样本
访谈大纲 & 技巧(例:先任务回放再谈理想状态,避免直接问需求)
关键洞察(按角色差异/任务差异)
矛盾与冲突点:如头部客户要求“极细维度
长尾用户
反馈主要集中在账单界面复杂难懂、信息过载且不直观。他们希望账单能“傻瓜式”呈现消费概况。
过去导出账单需等待且常失败,部分人因无法获取自己所有消费记录而不满。
腰部用户
他们意账单对账和成本控制功能。他们反馈旧版费用中心功能逻辑混乱:月账单、明细账单、资源用量等入口分散,按需与包年费用、代金券抵扣等要自行汇总核对,增加了财务对账工作量。不少团队用户过去要求每日费用监控功能,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消耗。
头部用户
大客户群体关注账单的准确性、透明度以及与内部财务系统的对接。头部用户还要求成本分摊支持,将公共云资源费用按部门/项目分配。华为云随后推出“成本中心”,提供基于成本单元的费用分摊、成本分析和预算管理等,企业客户反馈这些工具有助于内部结算和成本治理 。
华为云、阿里云和AWS在对账功能上差异对比:
可用改进思路
设计论点
“体验不是改了就好,还得让数据证明。”
“真正出色的体验,从来不是把信息塞进页面,而是把焦虑从脑海里拿走。” —— Ronn